为“七夕”正名

奥运会前的七夕之夜,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幸福地过“中国情人节”,而且自认为过得很在理:牛郎织女相会之际当然是情人节。近年来七夕这个本被国人冷落已久的节日却突然热闹起来了,而七夕作为“中国情人节”的说法似乎也越来越深入人心。

殊不知,这却是个极大的错误!

为了说明问题,我们先弄清楚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
“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,还有一个牵牛星。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,心心想印。可是,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、私自相恋的。织女是王母的孙女,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,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。

“牵牛被贬之后,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,取名叫牛郎。父母去世,他便跟着哥嫂度日。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,要与他分家,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,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,然后,便和牛郎分家了。

“……一天,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,告诉牛郎说碧莲池有些仙女在洗澡,要牛郎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,这样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牛郎的妻子。

“不一会儿,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,脱下轻罗衣裳,纵身跃入清流。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,拿走了红色的仙衣。仙女们见有人来了,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,像飞鸟般地飞走了,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,她正是织女。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,又羞又急,却又无可奈何。这时,牛郎走上前来,对她说,要她答应做他妻子,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。织女定睛一看,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,便含羞答应了他。这样,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。

“……王母知道这件事后,勃然大怒,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。不多时,天兵天将从天而降,不容分说,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。牛郎回家不见织女,急忙担了儿女追去。眼看就要追上,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,霎那间出现浊浪滔天的银河,阻挡了牛郎的去路。从此,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。真情感动天地,王母娘娘准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。每逢农历七月初七,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,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。”

故事的一开始就说了,牵牛与织女在上界就早已是“事实婚姻”关系,他正是因与织女的私情被贬下凡间的。之后,改名为牛郎的牵牛再次与织女相遇并终于育有一双儿女。如果故事只到这里,那七夕或许是可以作为“情人节”的:最终青年男女走到了一起,白头偕老。这个寓意是好的。

但是,天界的条例是禁止这种关系的,于是牛郎织女又被拆散了,最终分隔两地。因此牛郎织女的爱情,本就没有百年好合的意味。七夕作为牛郎织女相会日而成为“情人节”,也难免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:一则,牵牛和织被迫分居两地一年一聚,些许缠绵悱恻却充满了感伤。这样的日子作为甜蜜的“情人节”的确不妥。二则,牵牛与织女的重逢过程也招惹来不少争议,有些人士甚至称为“猥琐”。

古人之于星象往往是倒因为果的。例如“天有伯乐星,地有伯乐”之类的说法即是佐证。在中国民间,七夕以往也被称作“乞巧节”的。何所谓乞巧?盛夏之夜,众姐妹相邀相伴,“环佩叮铛,提钗裙,揽香肩,细语如莺,供炉焚香,望天而拜”,乞求上天赐予自己一双巧手,做得一手好女红,嫁得一个好夫婿。这才是七夕的本来用意,何来情人之说?七夕虽然含着个爱情故事,但并无情侣表达爱意这一项。

中国古代的民间节日虽各有含义,然主要作用还在于表征时间季节,以指导生产生活。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,拉开了秋天的序幕,这确是七夕最重要的意义。而秋天永远是令人伤感的,秋风起兮,繁华落尽,万物萧条,因此,是“有情人终成眷属”还是“自古多情伤离别”的基调早已定义过了。

这么看来,七夕自古便应是泪眼婆娑的日子;况且,七夕所在的农历七月,有些地方要过“中元节”,普度众生;在南方一些地方,农历七月整个月是所谓的“鬼月”。因此,七夕之于婚嫁情爱绝对不是吉利的日子。七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然建国后被斥为封建迷信而被摈弃。文革结束后忙经济建设,没时间重拾众多传统文化;况且,老人们对运动心有余悸,不敢乱说乱动,生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对其无从知晓,也无从过起。于是乎,七夕节与其他许多传统文化一起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基本消失了。

近年来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,有一帮打着算盘的商人就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依托,打起“中国情人节”的主意。七夕就这样被这些人一眼看中,在商人的炒作加上文人的鼓噪之下,居然就火起来了。也有人说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,原因之一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。然而,把七夕当成情人节,可谓数典忘祖。本土意识为了回应外来冲击而“复兴”传统,却参照外来文化而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,反倒使“传统”成了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。这里我要说,复兴“传统”要注重方法,不然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。

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反对喜欢在七夕过情人节的朋友——只要你们喜欢,清明也可以当情人节过——这是你们的自由;然而传统文化的复兴或消逝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间。

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初稿

二零零八年八月十八日顾毅整理于厦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