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毅说佛之一:佛陀是人

佛陀本名乔达摩·悉达多(Siddhattha Gotama),是净饭王(Suddhodana)所治理的释迦族(Sākya)国家的王子。其生母摩耶夫人(Māya)在生下悉达多后七日过世,悉达多由姨娘阇波提(Prajapati)抚养成人。16岁时与堂妹耶输陀罗(Yasodhara)完婚。29岁时开始离家探求解脱世间苦难之法。

当时的印度宗教认为:纵欲可以去除瞋恨(vyāpāda),苦行可以去除贪爱(tanhā)。佛陀先后随当时知名的修行者阿罗罗迦罗摩(Arāda-Kālāma)和优陀伽罗摩子(Uudaka Rāmaputra)学习高深的禅定技巧。修至第八定——非想非非想(n'vasanna-n'asannayatana)界禅后,佛陀体会到:这种全身专注的禅定技巧,内心仍有紧张存在,压制任何经验,使之不能产生,存有对自我的执取(vpādāna)爱着,根本不能灭苦。

佛陀也尝试了极度自我节制的苦行,最终使他筋疲力竭,骨瘦如柴,一度濒临死亡。此刻,佛证悟到:体能是开发精神智能的重要条件,自我折磨的极端苦修,只是枉费心机,只是削弱人的智能,疲倦人的精神,不能达到心灵的真正清净(visudhi)。佛对一同苦修的憍陈如、跋提、跋波、摩诃男和阿说示等五位出家人说:

“比丘们!出家人对二种极端不应有。何等为二?即极端纵欲与自我抑制之极端苦行。此二极端均无益处,均无法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之涅槃,必须克服此种极端修习之道。”

五位出家人认为悉达多已经堕落,便离他而去。悉达多便在一棵菩提树下结跏跌坐,至他35岁那年的12月8日,豁然开悟成佛。证道后,佛前往曾对他苦修六年的憍陈如等五位苦行者居住的波罗奈(Bārānasi)附近的鹿野苑(Mrfadāva)教化他们。憍陈如等五人即为佛陀最初的弟子。从此开始了佛陀长达45年的说道之路。至佛陀80岁时,有一日有王舍城(Rajagrha)赴舍卫城(Srāvasti)的途中不幸染病,佛陀仍忍耐病痛之苦,来到拘尸那揭罗城(Kusinagara)为弟子做最后的教诲,希望弟子今后将佛法辗转宣行,使法身常住不灭。

 释迦牟尼画像

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释迦牟尼画像,传说是释尊49岁时的形象

佛陀在世时,其生活起居与我们普通人并无二致。佛陀既不是神,也不是神的儿子或使者。佛陀与我们一样眼见耳闻,生老病死。佛以纯净的心,自我觉悟而圆成佛道,这是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勇气,克服了一切自私心理、一切障碍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。在佛陀体证的教法中,没有永恒的自我,也没有神创造的灵魂或者人的灵魂。佛法的传承也不是依靠佛陀本身的永生不灭,而是依靠弟子们一代代的传到实现的。师尊成佛后游化人间,适应当时、当地、当机者的性格、智能、希求,加以正确的引导,佛法才流行于世间。因此,当今把佛神话,当成能够帮人实现愿望的“神仙”,是不可取的。学佛并不是为了向佛索取什么,而应报以一种清净自我的态度,这样才能有所得。

汉地的宗教有汉地的特色,于是佛教传入汉地后也有了新的特点。中国人重鬼,以为人死则为鬼,以为这便是人的唯一去向,其实这本不是佛教的本原。佛教以人本为中心,重视现实的人生,即主张不重死而重生,不重鬼而重人。现今的汉地佛教,多流于祭祀和祈祷,这便是巫化佛教的表现,背弃了佛教的真义。

诚然,佛教教义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可取的、唯心的成分。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很有用的人生哲理,去除一些不必要的欲望,知足常乐,在纷繁的世界中自得其所,在平凡的工作中陶冶自我,启迪心智。

p.s.

顾毅不是佛教徒,只是有幸研读了一些佛家典籍。上面所写,是顾毅的一家之言,学识不精,错漏百出,还请广大朋友批评指正。

pp.s.

这一系列的文章,今天是第一篇,算是开了个头,以后还会不定期发布。只是没有计划要写几篇,也没有计划多久写一篇。

 

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顾毅写于福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