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印象之一:铁道而城

说哈尔滨是一座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,那是实至名归。今天的黑龙江省的省会、中国重要工业基地、国际性大都市,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响亮的名号,可以说,都是拜铁路所赐。然而在有铁路之前,这里只有一些散落的农庄和渔村。那时候的黑龙江首府还是齐齐哈尔。

当年俄国人来东北修铁路,当然不是做慈善。《哈尔滨历史编年》一书中,开篇就提到,1896年6月3日,“清政府钦差大臣与俄财臣维特、外交大臣罗曼诺夫在莫斯科签订《中俄密约》,俄国攫取了在中国吉林、黑龙江两省境内修造铁路的权利”。《中俄密约》者,正式名称为《御敌互相援助条约》。俄国通过此条约,实质上将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;对于甲午战败的清廷,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无奈选择。

俄国人以哈尔滨为中心修起的铁路,史称“中东铁路”,意为“中国东北铁路”之缩略。修建之目的,是为连接海参崴和赤塔。中东铁路的走向如下图所示:

中东铁路走向图

中东铁路运行图(1903)

中东铁路在中国境内,西起满洲里,冬至绥芬河。支路北起哈尔滨,南至旅顺,也称“南满铁路”。俄国人的想法,是先占路,后占地,制造既成事实,逐渐蚕食东北地区。日俄战事起,清廷不仅不加干预,宣布中立,还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的做法,可以看出当时清廷已然默认这块黑土地为他人所有。若不是日俄战争,恐怕东北最终难免沦为沙俄的“远东省”,甚至是苏联的某个共和国。不过俄国人没有料到,这个远东的跳板,仅仅过了数年,就转手交到了日本手中。日本人也没有料到,同样在中国东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,其“王牌精英”关东军在苏联军队的攻击下,瞬间土崩瓦解。历史便是这样曲折,不需要理由,也没有如果。

中东铁路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俄国人,带来了欧洲的建筑工艺、欧洲的宗教,甚至还有俄国人的啤酒酿造术。这些或许不好称之为文化的舶来品,在今天已经散落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,融入哈尔滨人的常态。于是乎,今天的哈尔滨已经是一个有着些许欧洲特点的亚洲大城。这条铁路到今天仍在服役,只是改称为“滨洲线”(即西线:哈尔滨——满洲里)、“滨绥线”(东线:哈尔滨——绥芬河)和“哈大线”(南线:哈尔滨——大连)。站在海城桥上向下望去,正好能看见哈尔滨站后铁路的全貌。

海城桥上看哈尔滨站

海城桥上俯瞰哈尔滨站

夜里,我与夫人误打误撞地走上了松花江铁路桥,却收获了一份大大的惊喜。松花江铁路桥是原来中东铁路横跨松花江的一小段,老桥的旁边建了一座新桥,用来承担更加繁重的铁路运输任务。原来的老桥,则被装饰一新,作为哈尔滨城的夜景。铁路桥两旁各有一条钢板铺就的通道,原来供铁路工人例行巡检时使用,现在则开放给市民行走。透过钢板间的缝隙,可以依稀看见湍急的松花江水从脚下流过,偶尔撞击出星星点点的水花。桥上的护栏和钢板路都被写上了各式各样的爱情宣言,有一些还挂上了同心锁。印象最深刻的,是从头到尾的每一块地板都被写上了一个姓氏,或许是某一位姑娘朝思暮想的男子吧。此时此刻的废弃铁路桥上,随性为之的涂鸦,反倒成为一种风景。加之桥上钠黄色的灯光,真有了几分电影的模样。当时夫人和我说,或许这会成为哈尔滨城的一个都市传说呢。

松花江桥上

像极了电影场景的松花江桥上

松花江桥上的涂鸦

桥上涂鸦

松花江铁路桥夜景

松花江铁路桥夜景

后来才知道,这座老铁路桥,将被改建为铁路文化公园。这自然是极好的,既保护了历史建筑,又增加的旅游收入。只是那些刻画在桥上的爱情,将不再被这条铁路见证。或许,真正的爱情并不需要什么来见证,也没有什么能够见证——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才是最好的见证吧。

 

参考文献:

《哈尔滨历史编年》 李述笑编著, 哈尔滨市地方史研究所,1986

地图来源:上帝之眼论坛(http://bbs.godeyes.cn/showtopic.aspx?forumid=301&topicid=371487

二零一五年七月九日 初稿

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九日 顾毅完成于厦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