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毅说佛之二:佛教真相
- 女娲遗石·国学心情
- 2013-03-19
- 433热度
- 3评论
佛灭后的第一年夏天,由尊者摩诃迦叶(Mahākāśyapa)发起,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召开结集圣典大会。结集的方式是推出精通法、律的智者诵出法(dhamma)和律(vinaya),经大众共同审定,然后加以编集。原始结集的圣典分为经(sutta)与律(vinaya),类似于现存的《杂阿含经》、《戒经》和《杂跋渠法》。
佛灭百年后,东方系与西方系因为戒行的见地不同,在毗舍离(Vaishali)召开了第二次结集大会。本次大会上以《杂阿含经》、《相应修多罗》为本,加入了佛及弟子的遗言景行,依经文长短分为《中部》、《长部》,又增加一法,编集为《增一部》。这新增的三部,加上原有的一部经典,合称《四部阿含经》。其实《四部阿含经》到底包括哪些经典,至今仍有分歧。一般认为,北传称《长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、《杂阿含经》和《增一阿含经》为四部;南传则实际包括五部,即《长部经典 》、《 中部经典》、《相应部经典》、《增支部经典》、《小部经典》。此后,东西两系日渐对立,东方系成为大众部,或称“大乘”(Mahāyāna);西方系成为上座部,或称“小乘”(Hināyana)。上座部在阿育王的大力护持下,渐而形成完整、传播广远的南传上座部佛教。
大乘与小乘虽然分歧很大,但也有共同点。概括起来,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都以释迦牟尼佛为导师
2.都尊崇四圣谛(ariya sacca)
3.都实践八正道(ariya aṭṭhangika marga )
4.都以十二因缘('paṭiccasamuppāda)为基本教义
5.都反对有超自然的造物者缔造世界、统治世界
6.接受三法印(ti-lakkhaṭa)及戒(sīla)、定(samādhi)、慧(pañña)三学。
此段提及的佛教名词,以后将专文介绍,在此不再赘述。估计各位对上面所列第五条会表示质疑,下面让我简要介绍一下释尊成佛至佛灭后2000年以前这段时间佛教的变化。
佛在世时,以出家的声闻僧为中心,在家弟子为外围信众,最外围是鬼神。
佛灭500年后,以“人菩萨”为中心,现在家相。这段时间佛教适应当时崇奉天神的在家婆罗门(brahmana)影响,表现出大悲、大智、大行、大慧的特殊,已不如初期佛教的朴素,出现了唯心和个人崇拜的倾向。
佛灭后1000年,则逐渐演变为以天为中心,现夜叉罗刹相,奇形怪状:有的头上安头,有的多手,有的项间悬挂骷髅佛珠,有的脚踏恶鬼。此时在家相则移到外围,出家相则更在外围,几乎毫无地位。
很多宗教的发展过程,都有类似的过程,即原以人为中心的教义逐渐被以天为中心,以鬼神为中心的教义所取代。这也不难理解。以佛教为例,释尊在世时,他为了解释人生的意义而修行证道,因而佛初这门宗教是极其现实的。几百年后,随着佛教的兴盛,信徒不断增多,不可避免的会在佛教教义中“发展”出一些世俗的东西,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。崇拜鬼神是当时世俗的一种趋势,因此佛教也不可避免地被神话了。佛教传到中国后,几乎被改得面目全非,且不说观音大士居然变成女儿身,就说现在寺庙中盛行的“烧纸”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,就是完完全全的“中国特色”;中国的善男信女们拜佛不为证道、修心,而为求保佑、求财、求子,真真是颠倒是非、本末倒置。
我们今天研究佛教,应当以早期佛教的教义为本,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、朴素的、人本的佛文化,或能在释尊及其弟子的言行身教中顿悟一二。
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九日 顾毅写于福清
脚印
写的真不错,收获颇丰,求三四五六七。。
过来围观一下,妥妥的